高中学科竞赛一定要从初中开始准备

 

先回答后台问的比较多的一个问题:专注是天赋吗?

并不是说专注就一定拥有绝对的实力差距,只是在同等背景条件下,表现突出的同学一定拥有异于常人的专注力。保持专注是一种天赋,更需要后天的长时间培养,我们认为核心其实在于兴趣的培养。

那怎么去判断孩子是否有兴趣呢?

其实只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花一些心思:超市购物时主动计算找零,游戏时用乐高方块演绎数学关系;雨天观察水洼倒影变形,秋千摆动时测算周期变化;用手机电筒研究光的反射路径,改装玩具车探究动力传输原理……

能基于一些物理现象提出问题,对抽象的符号和逻辑推理表现出来能力和兴趣都是潜在兴趣和天赋的体现。

首先,大家要明确:这个规划路线虽然是从初三暑假开始,但是更保险的方案其实是从初二及以前开始准备。

 

竞赛并不是一条捷径,它只是一条热爱数学、有数学天赋的学生比较省心但艰辛的路,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所以千万不要死磕,找到适合自己的目标最重要

在高联比赛中我们会分出:省一、省二、省三。省一”即高联赛省级比赛一等奖。这个目标并不是实现不了,明确的路线和方法:利用初三暑假和高一一整年的时间完成高中课内和高联一二试的学习+真题训练任务,高二拿奖,高三视获奖情况决定发展方向。

高中学科竞赛,一定要从初中开始准备

省一”通常是高一开始准备数学竞赛能拿到的高奖项。虽然确有高一起点在国赛上拿奖牌、金牌,甚至于进国集的,但仍然是少数。准高一备考数学竞赛还来得及吗?准初三备考物理竞赛还来得及吗?学长在直播过程中总会收到这类问题。

今天我们会以数学竞赛为例,从准高一学生角度来给大家规划学习备考路线。

🎯目标——省一

高联赛一试目标

高联赛一试考试时间为 8:00—9:20,80分钟,满分120分,分数构成如下:

(1)填空题,满分64分,8小题,每小题8分,每题只设8分和0分两档。

(2)满分56分,3道解答题,分别为一题16分(4分一档)、两题20分(5分一档次)

对于强省来讲,一试的目标是稳定获得80-100分。此时除了对分数稳定的要求以外,计算能力和计算速度一定要成正比的。如果把一试的8道选择题放在高考中,都是需要思考的有难度的题,而在竞赛中完成这8道题总时间应小于40分钟

面对一试的3道解答题,能完整写出解答过程并算对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对于多数选手来说,只能写出1、2道。

也就是说,这里面的大部分题目,当你看到它时,脑子里就有解题思路和解题方向。对于比较新型的偏题,你10几分钟解不出来的情况下,就不要强求。

高联赛二试目标

高联赛二试考试时间为 9:40—12:10,150分钟,满分180分,4道题,2题满分40分,2题50分,评分均为10分一个档次。

二试内容必须培养自己的专项拿分点。

专项拿分点能保证在考试的前半个小时有至少一道题的思路,确认自己二试有分数,这样能保证考试的心态,轻松的心态有助于思路的打开,提高正常发挥的概率,做出更多的题目。

🎯时间安排——省一

近些年竞赛低龄化趋势明显,以数学最为明显。学长建议大家如果有条件从初二及以前开始备考,时间会更充裕。在高一之前学完高中课内知识,时间是更合理的,充足的准备是拿到省一及以上奖项的必要条件。能在初三及之前确定下来自己走什么科目的竞赛是较为理想的节奏。

高中学科竞赛,一定要从初中开始准备

🎯参加比赛

数学竞赛的第一次全国考试一般会在新年级开学的一周后——高联。这次考试可以说是一道分水岭,学长接下来会根据大家在比赛中拿到的不同奖项分别做规划。

News

没有拿到省一

首先,要调整心态,在强省中,如果你第一次参加高联赛能拿到省二、省三的成绩也是非常不错的,说明你已经具备了数学竞赛的基础。可以把下一年的目标定在省一,为报名强基增加优势。

然后再向内分析没拿到省一的原因,一般原因有以下几点:

1.知识遗漏。2.一试不够熟练。3.二试差距比较大。4.考场发挥。

从失败中找原因、对症下药是进步最快的方法之一。

News

拿到省一

恭喜你成功完成目标,接下来你有两种选择:

  1. 明年冲更高的奖项——银牌、金牌。这时候你已经有了一年备考经验和参赛经验。在自我总结失误的基础上去发掘自己的优势,这时候教练和老师的帮助是巨大的。
  2. 点到为止。省一在强基计划中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如果明年不继续比赛,就可以开始进入总复习,把精力放在高考和强基计划上。这样的备考方案也是绝大部分竞赛生的选择。当然,这个暑假还可以参加清北夏令营,提高自己的学科竞争力。

News

成功进入省队

恭喜你超越了我们的预期目标,接下来等待你的是难度更大挑战。

CMO题型与二试相似,不同的是CMO是4个半小时做3题,时间更长,所以要锻炼自己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解题的能力。

有很多同学看似做了4个半小时,其实在做了1-2小时后就在草稿纸上做无意义的抄写,一定要有自己专研2个小时以上解答出难题的经历,这样才能把4个半小时的考试时间转化为有效时间。

CMO备考期间很多学校会停课集训,这个时期你的时间更加充裕,除了集训要做的题,自己也要去找一些题目。

学会“跳题”。来到了 CMO ,就意味着进入了真正的“ IMO 模式”了。4.5 小时 3 题,这个时间我觉得不算长也不算短 —若是题目顺手,3 小时足以完成 3 题;但只要有至少一题“卡住”了,就很可能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有思路没时间)。

当然,对于初次接触这样类型的考试的同学,很可能做不满 3 小时就己经找不到突破口,无所事事了。这其实是很正常的,所以在训练中,最的就是锻炼如何在“卡住”的情况下调整心态,寻求突破。

关于 CMO 的备考,个人觉得不能只是从得知自己进入省队开始,而应该是一个更有计划性的长期过程 ——从学数学竞赛的初期开始就应该不时挑战一些比较难的题目,这样在真正进入省队之后才会有足够扎实的基本功。不过无论如何,备考的初期还是要先把所有 CMO 范围内的专题过一遍。

在 CMO 中可能出现联赛不考(或者考的很浅)的很多知识点,比如复数、多项式、函数方程、图论等,至少不能出现明显的短板

 历年真题+测试题大合集超详细

长按图片即可添加客服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