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高数学选高还是选低?

 

美高数学选课,选高还是选低?这个看似简单的决定,可能直接影响孩子未来4年的学术规划和GPA!盲目挑战高阶数学课程,可能会有GPA崩盘的风险;选课过于保守,可能错失学习高级别课程的机会。

数学是美高核心科目,选错一步,不仅仅影响本学课,还可能影响高年级的STEM课程的学习,以及校内高级别学术自选的获取,四年规划全乱!今天我们来给大家仔细分享下选高或者选低带来的潜在影响以及科学的选课建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数学课选课级别过高的潜在影响

1. 成绩压力与GPA风险

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数学9年级选课选的难度越高越好,比如数学9年级一定要到预备微积分,因为看其他同学有选到这个级别或者听同学妈妈说如果起点在代数2就太低了,其实则不然。选课一定要根据自家孩子实际学术情况以孩子所在学校的课程特点来综合考量。

如果9年级学生过早去到高阶课程,但实际数学基础不够扎实,就容易因基础薄弱而难以掌握更高级的数学概念,最终导致成绩下滑,进而拉低GPA成绩,直接影响学校老师对你学术能力的判断以及影响10年级数学的高级别选课。

 

案例1:L同学9年级硬跳预备微积分,确因代数2基础薄弱,全年苦战仍只拿B-,直接拉低GPA,并且影响了其它科目的学习;

案例2:T同学8-9,稳扎稳打选择荣誉代数2,暑期也做了代数2的预习,开学后不仅轻松获A,更为10年级预备微积分奠定基础;

并且,GPA低分可能拖累整体成绩,使大学申请时的学术记录不够亮眼。大学招生官在评估学生的学术挑战度时,并不单看课程难度,也重视学生的表现:拿C的荣誉课程,反而不如稳定拿A的普通课程有竞争力。如果一个学生在不适合的高阶数学课程中挣扎,招生官可能会认为其课程规划存在问题,或过于急于求成。

2. 时间分配失衡

数学选择过高难度的数学课程会直接增加学习难度,可能会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因为课堂理解困难从而降低参与积极性,而大量的课后作业则会挤占课后宝贵的学习时间。

美高的GPA是一个长期综合累积考核的结果,有各种quiz,test等,为了维持每次都A的成绩,学生往往需要投入额外时间补习和备考,这种高强度学习模式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更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数学后,往往会忽视其他重要科目——特别是对中国学生颇具挑战性的英语和历史课程,最终可能导致整体学术表现失衡。

与此同时,美高新生本身就需要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和语言要求,若再叠加过高的课程难度,可能引发显著的心理压力。持续的超负荷状态容易诱发焦虑情绪、学习动力减退,甚至造成自信心下滑等心理问题。

总结:持续稳定的高分 > 勉强及格的高难度;盲目追求课程难度,可能适得其反!真正的爬藤策略是:在确保A和学生能适应的前提下,选择最具挑战性的课程。

数学课级别过低的潜在影响

1. 学术挑战性不足

美高的数学课程体系设计师阶梯型的,相对固定的,一般的路径是:代数1→几何→代数2→预备微积分→微积分AB→微积分BC→统计→多元微积分→线性代数→数论。

不同学校对上述课程可能会设置不同的课程名称,或者低级别设置综合课程,或者代数、几何进行适当的顺序调换,但是整体的知识学习路径基本是相同的,这就意味着数学学课的学习是循序渐进,顺序进行的。

顶尖大学的招生官希望看到学生有在高中阶段逐步提升课程难度,并挑战高阶课程的过程。根据美国大学招生咨询协会的报告,85%以上的藤校录取生在高中期间至少选修了3门AP或高阶数学课程(如AP统计学、AP微积分AB/BC、多元微积分、线性代数等)。

如果学生的数学进度过慢,可能会错失这些高阶课程的学习机会,从而影响大学申请,尤其如果学生美本申请的主方向对数学要求很高的话,如数学、工程、经济等方向。

如下图的学习路径所示,如果我们从代数2开始,可能到11年级才能学到预备微积分,也就是说在申请的时候还不能学到AP cal。

美高数学选高还是选低?一招错步步错,90%学霸踩过的坑!

学生如果计划申请经济学或商科专业,如果9年级数学课级别过低,可能导致学生在11年级申请时还无法学到微积分或统计学等课程,这种情况下,如果想申请顶级美本,可能会受一定的影响,例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顶级商学院更倾向于录取具备微积分基础的学生。如MIT、加州理工学院等顶尖STEM大学通常要求申请者至少具备微积分基础,如果学生的数学进度太慢,可能会直接失去申请资格。

同样,申请计算机科学(CS)专业的学生通常也被要求有较强的数学背景(如AP微积分BC、线性代数)。如果申请者的数学课级别过低,可能会被认为缺乏数学基础,不适CS相关课程。

2. 限制其它理科课程或者理科项目的选修机会

美国高中的科学课程选择与数学能力高度相关,数学水平直接决定学生能否解锁高阶科学课程。例如,菲利普斯埃克塞特中学允许数学达标(完成代数2荣誉课程)的9年级学生跳过生物直接选修高级别物理;劳伦斯威尔高中的STEM加速计划则建议要求数学前15%的学生同步学习预备微积分和加速物理/化学双轨课程。

AP Physics C(力学/电磁学)需微积分基础,常见于11-12年级。例如乔特罗斯玛丽中学(Choate Rosemary Hall)的AP物理C课程描述中明确标注“需完成微积分AB或同步选修。除此之外,很多美高的一些顶尖STEM相关的项目都对申请学生的数学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数学能力不仅打破传统生物-化学-物理顺序,更成为理工科爬藤路径的核心支撑。

数学能力在美国高中课程体系中扮演“钥匙”角色,直接影响科学课程的深度与广度。顶尖寄宿学校通过灵活的选课机制和严格的数学门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路径。家长与学生需结合目标专业(如理工科需强化数学与物理联动)、学校课程目录(参考各校官网的Academic Requirements板块)及升学规划,制定科学的选课策略。

数学课平衡策略与建议

1. 个性化评估能力

整体来说,我们建议学生结合自身已经学习的数学知识、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所去的美高的理工科难以程度以及美本的目标来综合考量9年级的数学选课,不要落入别人选什么我就选什么的误区,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学级别才是最重要的,但是这个选择的确是需要同学们结合上述几个维度来进行综合考量后来决定的,既不要过于激进,也不要过于保守。

大部分美高都会在新生入学前会安排数学分班考试(Placement test),以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并推荐合适的课程级别,测试时间一般在4月底-5月初美高放假之前完成。我们建议同学们在进行学校的入学测试前,最好先充分了解对标美高的数学课程体系,自己目前的数学真实水平,究竟处于哪个级别,因为不同国际课程体系设计的知识面广度、深度以及对学生的培养方式都是有一定差异的。了解清楚自己的实际水平后,才能对9年级的选课做出正确的决定。

如果同学们不知道怎么去评估,可以参加机构的“数学线上模拟入学测试”先来给自己摸个底,而不是去“猜测”,小马过河,自己试一试就知道深浅,从而方便自己做出科学的决定。

数学测试报告示

通过模拟入学测试,明确了解对标美高数学体系,自己目前的水平,就能科学的进行选课。当然如果觉得有一定的欠缺,也可以提前了解并进行针对性复习;再者是找到自己比较薄弱的地方进行针对性补漏,争取能够被分到合适的级别。

2. 动态调整选课路径

如果九年级数学课程难度过高,学生可以抓住关键时间窗:开学后3-6周内(多数学校允许此期间换课)和学校提出申请换到低一个级别或是荣誉课换普通课等。

如果九年级数学课程难度过低,学生可以在9年级的各项考试中保持名列前茅的成绩,例如GPA在年级前列、数学老师给出的推荐信、已经自学过某一级别的课程并且有证据可以证明等等,在下一年向学校申请跳级到更高级别的数学课。

3. 数学课和整体学术规划

数学课的选择应与整体学术规划保持平衡,确保不会影响到英语、科学、历史等核心科目的表现。实现学科平衡,避免单一科目拖累整体表现。同时,在选课时也要考虑到整体的时间分配,确保课外活动(如社团、体育、志愿服务)也不受影响。

在课程以外,也可以选择参加数学竞赛与科研提升学术深度,竞赛成绩也可以弥补数学课难度不足的问题。例如AMC10/12的高分可作为大学申请中的亮点,即使数学课程较低,也可展示数学能力。

总体来说,美高9年级数学课的选择需遵循“适度挑战+可持续进步”原则。课程难度过高可能牺牲GPA与课程连贯性;课程难度过低可能限制大学专业的申请。因此,既要匹配当前能力,也要预留提升空间,确保学术路径既展现进取心,又保持稳定性。

 历年真题+测试题大合集超详细

长按图片即可添加客服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