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制度又改革,关于“鸡头”与“凤尾”的争论

 

前几天上海中考改革,名额分配方式大幅提高了分配到校的额度,引起了很多人针对去名校做凤尾还是普校做鸡头的讨论。我出身上海,自己也是一路考上来的。而现在身为人父,孩子逐渐长大,这些问题也开始关系。借宝地从自身出发,也讨论一些心得体会。

我小学就读的是上海市区的某普通学校,在那个学校我学习成绩中游偏上。自己没啥学习意识,父母工作忙,也没空抓我学习,小学三年级甚至还开过红灯(不及格)。除了因为比较活跃,人缘还行,班内选举混了个劳动委员二道杠,从没感觉自己是优秀学生。

考初中时,因为我从小喜欢看百科全书(放假时基本天天抱着一本辞海和儿童百科全书看一整天),知识面还算比较广,再加上父亲的一些运作(帮我把作文投稿到杂志,帮我改几篇应试作文背出来),考进了一家区里前三的民办初中。因为这个学校学生平均水平更高,所以反而混成了中游偏下。自己混在其中一直没啥感觉,也觉得自己就是自己。依然经常不交作业,放学去电脑城看人打游戏(没钱去网吧,电脑城卖电脑的人会打游戏,什么百战天虫、暗黑2、星际之类,放学每天去看人家玩1个小时再回家)。

但区里有统考,初一有一天回家路上偶遇了以前小学同班同学双胞胎,他们两人以前在小学班里是稳定前十(一个班50+人),我小学基本是10-20名左右,他们小学毕业进入了对口的初中。那次统考,我印象很深,我超过他们30分左右,那次我在初中班里25名左右,如果他们在我的班级大概只有35-40名。

从此,我就知道,虽然我还是我,但特定的学习环境影响把我的水平从整体的世界中向上平移了一段。

我整理了一下核心的原因大概是这样的:
一、孩子的学习是没有很强的心理或模板驱动的,我只是在自己的一个心理定位预期范围内学习。这样的心理预期范围大概是我的
(1)对自己的定位(自我认知自己的能力定位)
(2)自己的真实能力(真实智力)
(3)自己的忍受能力(真实忍耐力)

取孰小(或者综合计算结果)。

比如,我在小学对自己的定位是“班上中游偏上”,我在的环境就是全社会的大致平均水平,在小学里我的能力(智力)大概和我的定位相当,都是中等偏上,所以我没花什么努力就达成了这个目标。这就是我对自己的一个“定位”。

到了初中,周围的环境从“平均”变成了“较好”,我的心理定位依然是“中等偏上”,但根据新的环境,我的实际能力在新环境(好初中)里是“较差”(因为平均学校的中等偏上=较好学校的较差)。当考试后结果与认知不符,形成失调,要解决这种失调有两种办法:
(1)承认自己“较差”
(2)用努力使得自己回到“合理定位”

记住,这种失调一定是短期的。失调最终都会被解决,但往哪个方向解决决定了一个人对自己的“重新定位”。

学生最终在这两个路径往哪个方向发展,主要取决于:
(1)实际智力水平(或者说未发掘潜力)
(2)家长与老师引导

实际未发掘潜力较多的学生倾向于通过努力使得自己回到合理定位,因为这样花费的额外忍耐力并不多。但很多小学已经很努力才获得这样成绩的人,到这个阶段由于无潜力可挖,所以往往很痛苦,会掉落。这类人由于女生青春期发育较早,智力潜力开发较充分等原因,以女孩居多。同样的,父母与老师的“贴标签”,往往也会引导孩子对自己的定位。这个很好理解,不再赘述。

我本人因为从小没认真学习过,潜力较大,所以进入了用努力使得自己回到“合理定位”的第二个路径。但人的本性是懒惰的(或者说如果没有驱动及良好习惯维护,人天然倾向于不学习),就像物理学中的楞次定律一样,在“用努力使得自己回到合理定位”的路径上遇到了“额外努力需要会更加艰苦”的阻尼,因此最终在我身上发生的结果就变成了从普小的中等偏上变成了好校的中等偏下。(在普通小学,达成平均偏上平均需认真学习2小时。在优秀初中,达成平均偏上需认真学习4小时。阻尼调整后的我,平均认真学习3小时,最后得到结果:好学校里的中等偏下)

二、好学校的学生平均学习习惯及氛围好于我的水平
这个就很简单了,在图书馆和菜市场,哪里更容易促进你学习。我虽然初中依然不求上进,但看到全班都在自习,大概率也是不好意思继续玩耍的,也要装模作样背背课文。(后进生在好学校的被带动的作用,前提:不能和大家差距过大以至于心理落差到自暴自弃)

结果:
但好校的中等偏下实际上碾压普校的中等偏上的,甚至是普校的优秀生。所以,整个初中,我浑浑噩噩混了过去,但依然考进了一所区内第二的市重点(上海的市重点类似大家的省重点,当时还没有实验性示范性学校概念)。到高一时再次同学聚会去看望小学老师的时候,再次见到这双胞胎,才得知他们中考只考入了区内第8的一所普通中学。

但考入上海普通市重点的平均生水平大概也就是二本与一本之间的水平,直到高中时我遇到一位贵人,突然醒悟,开始发奋学习,最后考进了比较好的大学。

回首的学习生涯,我非常感谢我父亲在我懵懂无知的时候把智力高于平均水平的我逼入了一个压力比较大的环境,从而通过被动学习保留了上升的渠道(中考进入了市重点)。否则,若我同样在高中(普中)才醒悟而发奋读书,最后估计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上海大学之类的底层一本。

因此,我的教育观和教育逻辑就此确定,并适用在我的孩子身上:
(1)务实:确定其智力水平,匹配他水平的能力教育
(2)务虚:培养其不服输,自信的性格
(3)环境:把孩子放在略高于其能力水平的环境内(太高则大概率直接进入承认自己差的路径)
(4)目标:用孩子性格和习惯下的自驱力驱动自己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是做鸡头还是凤尾?
(1)鸡头是在鸡圈里的,吃的草。凤尾是在凌霄殿住的,吃的仙丹。若鸡头和凤尾在全市全省的水平一样,那么鸡头所付出的努力一定远大于凤尾。而某个个体成为鸡头概率远小于凤尾,换句话说你想成鸡头就能成鸡头吗?
(2)凤尾必须依然在凤的群体里,我父亲的一个朋友,岳父是某区教育局副局长。小孩中考水平不行,直接安排进上海中学(上海No.1)借读。但能力和同学差距过大(每次都是最后一名),反而摧毁了信心,自暴自弃。最后高考失败,二本都没进(上海没三本)
(3)子女(尤其是高知群体子女),由于统计学规律(回归),大概率要面对自己的子女的智力水平和社会成就不如自己。这时要先给自己放低心理预期(为自己),适配孩子的能力进行因材施教,培养好性格(为孩子),剩下的就随缘了。如果真的不行,则反过来应该好好逼自己,为子女创造好条件,而不是像一些段子说的“笨鸟下个蛋,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个蛋上”。

古有孟母三迁,我自身的经历告诉我“环境对人的影响无比巨大”。但我们作为父母,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迁到哪,更多是三迁背后的逻辑以及除了三迁以外我们还能做什么。

solino观点

新规明显利好菜小和菜中,但也要因人而异。

我小孩上初中的时候开始去了区里最好的民办初中,靠抽签碰运气去的,但是孩子自己不喜欢班主任老师,几个好同学也都不喜欢老师。然后合谋出逃,初二开学前集体办了转学手续,我去办的手续,他们老师都很诧异。她的同学有的去了好学校,我家这个无所谓就去了家附近的菜中当鸡头去了,结果中考前的2次重要考试都考了第一名,毫无悬念地推优进了重点高中。后来进了交大。

我家小孩从小听老师话,爱学习,但开窍晚,成绩一般,我经常替孩子挨训,但护犊子不让孩子受影响。我比较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在竞争环境宽松的情况下更有自信,更容易进步。在菜中很容易混到前面,不会被打击自信心。就学习内容而言,中学那些东西,真心学1-2年就够了,在哪学差异并不大,关键是要有自信,早培养自学能力。


很多家长都不了解教育的规律,都想尽办法要去好学校,其实真心无所谓,只要老师和家长有点耐心就够了。

 

nimbus观点

一,小学名次,现在不知道,但从电脑游戏可以推断的年代,毫无意义,考试太简单了,而一个作文就主观的拉开了。
二,现在外在教育的影响太大了,学校到底是靠学生还是学生靠学校?很简单,学校变化不大,如果是学校作用大,靠关系进的那些人怎么没几个变出息的?
三,鸡头和凤尾不是专门找首富跟低保户比,而是硬件差别不大,家庭差别不大,那鸡头远比凤尾好的多。就一个自信一辈子够用了。

bbblll观点

我说说广州的情况吧。

类似政策,广州已经实行了好几年了。广州叫做“指标到校”,类似的,好高中的50%左右的名额直接分配到各个初中。不过,广州多一个要求,要求达到所谓“高保线”才能进入好高中。以某个极好的高中为例, 普通录取线是720左右,“高保线”大约是685左右,也就是说,那些考分在685–720之间的菜初中学生,才赚到这个便宜。

上面这个高中,名义上有50%的名额被“指标到校”了, 但是,仅有不到10%的学生是利用这个“指标到校”获得了进入这个好高中的权益。大部分是直接考到了(超过720分),很少一部分没有达到“高保线”(685)。而广州没有替补机制,也就是说,中考前你就要申报是报“指标到校”名额还是普通录取。这实际上导致了40%的指标到校名额被浪费。

广州实行几年的结果,可以一定程度与上面某些坛友的预计做对比,我觉得有以下情况:

1、想通过在菜初中做鸡头进入好高中要三思, 同样思维的人太多了,内卷的结果是,能拿到这些名额的人大部分都是可以直接考入好高中的;
2、这个规则对菜初中优秀的学生还是有点保护的,他们可以放心报考,多一点点安全保护。但是,也仅是多一点安全保护而已。

 历年真题+测试题大合集超详细

长按图片即可添加客服

Scroll to Top